黃金的故鄉
•西元一八九o年清廷於八堵架設通往基隆的鐵路,工人在基隆河邊清洗便當時,發現河裡的砂金,朔溪而上找尋礦脈,因而發現了這座美麗山城---九份。
•九份、金瓜石是台灣黃金的故鄉。
•九份因淘金而興起,並由農業文化轉為礦業文化,從各地蜂擁而至的人們,皆從事與黃金有關的活動以及各種商業行為。因而留下許多和其他地區不同的特殊文化,例如:土地公是挖礦人家的信仰,因為深信挖金礦也就是在挖土地公的錢,因此需要向土地公祈求保護,並期望可以挖到黃金。
•在淘金興盛時期,九份人口曾多達五、六萬人,小小的山頭擠滿了人家,現在荒草漫漫的地方,以前都是住家。
•當時的人們以挖礦、淘金維生,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小型的煉金場,男人們上山採礦,女人們在家裡碎礦取金,敲臼碎礦的聲音總是縈繞山間,到處都可以看到婦女們淘洗金砂的身影。
•然而隨著金礦產量漸漸減少,這樣的景象越來越少,甚至漸漸消失,現今的九份,只留下當時興盛過後的痕跡,老街上的商店街、酒樓、茶館。